【企业出海】全球引航计划专题课程分享——国际医药市场未来走向和中国医药海外合作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75

【分享嘉宾介绍】

1745212047373085.png

张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对外合作部副主任,并担任商务部中非经济合作专家组中方专家库成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全球卫生经济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医药合作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国际医药健康合作促进工作,参与商务部、外交部、卫健委、药监局等部委专项课题研究,在《中国医药报》开设医药国际合作专栏;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等多双边医药合作机制搭建与维护等;负责与盖茨基金会、帕斯、全球基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项目的执行。

1745212131125876.png

一、全球医药市场:稳定增长中的结构性调整

2025年,国际医药市场延续多元发展趋势,全球医药贸易保持稳定增长,但融资与并购活动出现回调迹象。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数据,2024年全球制药并购交易额降至672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新低,但高盛预测2025年将回暖。重磅专利悬崖(如Eylea、司美格鲁肽等)持续发酵,人工智能制药市场规模预计以42.68%复合增长率攀升至2029年的180亿美元。供应链稳定性成为各国关注焦点,美国、欧盟、日本等组建生物制药联盟,沙特、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加速医药本地化布局。全球医疗卫生支出波动明显,公共市场采购缩量,医药格局未有较大变化,但医药供应链稳定更加受重视。


二、中国医药崛起:政策红利与产业集群双轮驱动

中国医药产业在政策红利与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下加速崛起。2024年出台近1600项医药相关政策,涵盖创新药研发、国际化等多领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其中京津冀地区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7700家。中国医药贸易大国地位稳固,WHO预认证产品总数超过1100个。创新药综合实力持续提升,License-out交易金额屡创新高,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等企业单笔交易额突破20亿美元。中国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等政策相继出台,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


三、新兴市场:医药国际合作的新蓝海

以沙特为代表的高收入国家,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医药产业成为重点领域。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老牌医药强国也十分欢迎技术转移等方式的医药国际合作,以进一步发展本国医药产业。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组建生物制药联盟,以确保医疗产品安全并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联合国下属有关机构也在积极推动在非洲等国开展医疗产品本地化生产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医药供应链稳定性。以尼日利亚、肯尼亚为代表的欠发达国家,制定了本国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吸引外来医药领域投资。


四、应对策略:从政策顶层设计到企业务实布局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医药国际合作需多方协同发力。政策层面应加强“一带一路”市场开拓支持,优化国际合作顶层设计,培养懂外语、懂外交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层面需践行“不出海就出局”战略,深化与MNC融合,聚焦越南、印度、沙特等新兴市场,强化FDA、WHO PQ等国际合规能力建设。通过创新生态建设与全球合作网络参与,中国医药有望在复杂局势中抢占新机遇。企业应采取更加务实的国际合作策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拓展合作模式,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积极参与全球医药合作网络,更深度参与国际公采,加强国际合规能力建设。

在国际医药市场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中国医药产业需以创新为引擎、以合作为桥梁,在挑战中寻找突破口,在机遇中构建新优势。2025年或将成为中国医药从贸易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的转折之年。

1745212188861152.png

上一篇:【企业出海】全球引航计划专题课程分享——巴西市场进入路径详解
下一篇:已经到头了

最新通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