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介绍】
Ulrich Schneider(上图左),德国Item Media GmbH董事长,在国际物流与市场准入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企业家。2001年创立了 Item Media GmbH,专注于为国际品牌进入德国市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仓储物流、市场准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Item Media GmbH 已成功助力众多知名品牌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其中包括摩托罗拉、赛百味、dm 以及德国红十字会等客户,赢得了广泛的行业认可。近年来持续为中国企业提供欧盟市场及渠道需求,为中欧商贸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
杨一夫(上图右),德国Item Media GmbH亚洲区事业部总经理,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德工作生活超过20年,参与了多个德国企业在中国建厂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进出口操作及本地化经验。多年来,帮助众多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企业深度解读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差异化操作流程,并帮助企业完成在中国海关总署的注册备案工作,同时在品牌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专业支持,确保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合规性与竞争力。近年来,专注于为中国企业提供欧盟相关认证、市场准入及欧盟税法等专业服务,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成功开拓欧洲市场。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全球领先的医疗体系和庞大的医疗市场,吸引着众多医疗企业和投资者的目光。本文将从德国医疗机构分类、医保体系、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政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带您全面了解德国医疗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德国医疗机构分类: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德国的医疗机构涵盖了医院、诊所、康复中心、护理机构和药房等多元化主体,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网络。约有1874家医院分散在德国各地,其中公立医院、非营利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别占据30%、30%和40%的份额,各类型医院在运营模式和资金来源上各有侧重,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超过100000家诊所则承担着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它们大多为私营性质,但费用可通过法定或私人医疗保险报销。康复中心专注于手术后和慢性病患者的恢复,通常与医院或非营利组织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连贯的治疗和康复服务。护理机构的数量也不容小觑,超过14500家的机构为老年人和需要护理的患者提供从养老院、护理院到居家护理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护理需求。而约18000家药房则在提供药品和医疗咨询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居民健康保障的重要一环。此外,德国的公共卫生机构(ÖGD)在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各州和地方政府管理,守护着公众的健康防线。
二、德国医保体系:全民覆盖,公私并存
德国的医保体系是世界上最完善和最古老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始于1883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一套复杂而全面的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德国医保主要分为法定医疗保险(GKV)和私人医疗保险(PKV)两种形式,覆盖了几乎所有居民。法定医疗保险强制要求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2025年为5,550欧元/月)的雇员参保,同时学生、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也包含在内,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的缴费比例,平均为工资的14.6%,外加1.3%-2.5%的附加费用。其服务范围广泛,涵盖门诊、住院、药品、预防性检查等各个方面,参保人还可自由选择医疗机构。而私人医疗保险则面向高收入人群、自营职业者和公务员等,其费用基于个人风险,参保人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定制保险方案,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德国医保体系的全民覆盖和公私并存特点,不仅保障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还为不同收入和职业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强调预防和早期诊断,定期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查和预防性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国民的健康水平。
三、德国医疗器械行业:庞大市场,稳定增长
德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19年销售额约540亿欧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6%,预计到2025年,市场总值有望达到约650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5%。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技术创新不断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成为推动德国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市场结构方面,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市场份额最大,分别约占整个市场的30%和27%。德国的医疗器械销售渠道丰富多样,包括医疗器械和用品专卖店(Sanitätshaus)、药店(Apotheken)、电子商务平台、超市与日用百货商店以及医疗设备制造商的直销渠道等。其中,Sanitätshaus专注于康复、护理和辅助用品的销售,提供专业咨询和产品定制服务;药店则以销售OTC药品和常见医疗用品为主,同时提供药物咨询等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渠道,销售范围广泛,从基础医疗用品到高端医疗设备一应俱全;超市与日用百货商店也售卖一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用品;而医疗设备制造商的直销渠道则主要面向医疗机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四、政策环境:严格监管,支持创新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行业的发展,为医疗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医疗设备研发项目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行业规范与监管方面,德国制定了严格的医疗器械标准和监管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医保政策对医疗设备及耗材的报销范围和比例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市场需求。此外,德国医疗行业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全过程考虑环保因素,开发环保型医疗设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五、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测器欧盟认证:合规关键,市场准入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市场,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测器必须符合严格的欧盟法规要求,其中CE认证是进入市场的核心门槛。医疗器械根据风险程度分为I类、IIa/IIb类和III类,而体外诊断器械则分为A、B、C、D四类,不同类别的产品需要通过相应的认证途径,如I类医疗器械可通过自我声明获得CE认证,II类和III类则需通过公告机构审核。CE认证要求企业准备一系列核心文件,包括产品技术描述、设计文件、风险分析、临床评估报告等,整个认证过程通常需要12个月以上,具体时间取决于产品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获得CE认证后,企业还需在欧盟数据库EUDAMED中进行注册,以便监管机构能够追踪产品信息。此外,对于位于欧洲经济区境外的制造商,必须委任欧盟授权代表,负责与欧洲各国政府和机构的沟通交流,并履行一系列职责,如保存技术文件、协助产品注册等,以确保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合法销售和有效监管。
六、采购需求:明确意向,拓展商机
德国红十字会作为德国规模最大的非营利人道主义组织之一,发布了包括急救包、急救床、急救毯、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注射器等在内的多项医疗物资采购需求。德国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能涵盖医疗救援、护理服务、康复与社会援助、血液服务以及急救培训等多个领域,其运营模式依赖于政府资助、捐赠和会员费、服务收入以及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同时,德国知名的日用百货连锁店DM也公布了涵盖保健品、美妆及个护产品、清洁产品、香薰产品等在内的采购需求,DM在德国拥有超过2100家连锁店,其庞大的销售网络为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医疗企业和相关供应商来说,了解并把握这些采购需求,有助于精准定位市场,拓展在德国医疗市场的业务版图,实现与采购方的互利共赢。
德国医疗市场凭借其完善的医保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稳定的增长趋势以及严格的政策监管,为医疗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充满机遇的发展环境。然而,企业要想在这一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深入了解德国医疗市场的特点和需求,严格遵守欧盟法规要求,积极应对法规壁垒和市场竞争挑战,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以在德国医疗市场这片沃土中扎根生长,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国际医疗市场,拓展业务合作机会,欢迎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人:刘老师 010-82084581-8005
- 关于开展“服务零距离”系列活动—中关.... 05-09
- 关于开展“红心联动”党建系列品牌之“.... 04-24
- 京津冀生物医药企业欧洲考察团招募!1.... 04-21
- 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关于开展2025.... 03-24
- 【邀请函】“两会归来话两会民企共促京.... 03-24
- 关于召开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暨中关村.... 03-17